医工合作成效初显,海山一®入组即完成妇科高难术式连续三连台
瑞龙诺赋已全面启动多中心、多专科临床试验。2023年11月,国内首创模块化海山一®手术机器人完成了首例妇科临床试验入组,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微创中心纪妹教授主刀,率其团队在郑东院区完成。

紧随其后,纪妹教授团队又接连两日完成高难度妇科手术三连台。在长时间高难度的手术中,海山一®系统运行流畅,设备、器械工作无间断,在临床多台手术中,展现出了出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首例挑战妇科高难度手术:
严重粘连的肥胖宫颈癌患者
相较于传统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具备独有的优势。在面对同癌种病患时,往往个体间存在的特异性差异,会让微创手术实施的难度也变得不同。借助于手术机器人平台,更有利于开展那些在传统腹腔镜视野下难度较大的手术。
海山一®的首例妇科患者确诊宫颈癌,BMI近30kg/m2,因宫颈病灶大而先行新辅助化疗,因肥胖体内脂肪堆积,严重影响了手术视野的暴露,使器械的可操作范围空间变得狭小。同时,由于患者历经多次化疗,局部组织质脆,炎性反应明显,水肿粘连严重,进一步加大了手术难度。

该患者的主刀医生纪妹教授有着近3000例机器人手术经验,此次应用海山一®手术机器人,系统具有高清三维的手术视野,组织细节一目了然;系统有效过滤人手震颤,提高手术精准度,并充分发挥医生手术能力,顺利完成这例高难度手术。该名患者于术后5天顺利出院。
术后,纪妹教授赞叹:这些复杂的手术是手术机器人的最佳适应症。像高难度的恶性肿瘤手术、特殊部位的良性肿瘤微创手术,以及患者伴有重度肥胖等情况,都非常适合机器人手术。海山一®清晰的视野和精准的操控,让困难手术变得容易操作。
医工合作妇科手术成效初显:
两日三连台圆满完成6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
在海山一®临床前研发阶段,纪妹教授就携其团队多次与瑞龙诺赋临床及研发部门深入交流,为海山一®的设计、研发提供了诸多宝贵的支持,不断优化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操作体验和工作流,为海山一®平台完成高难度术式奠定基础。
11月末,纪妹教授及其团队赵曌医生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使用海山一®手术机器人在两天内主刀完成了6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第一天完成了2例子宫内膜癌和1例宫颈癌;第二天则完成3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年龄从37岁至68岁不等,体重覆盖45kg到82kg。

相较于传统腹腔镜手术对医生精力、体力的考验,在海山一®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面对长时间的高强度手术,纪妹教授仍能保持充沛精力,轻松操作海山一®完成剥离、剪切、组织凝闭等复杂手术步骤。面对高难度手术范围超出盆腔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纪妹教授使用海山一®通过一次打孔布局即顺利完成,体现了海山一®的高精度与灵活性,展现了系统在处理高风险和大范围复杂手术中的稳健能力。
妇科手术临床应用的成功,初步验证了海山一®在多专科多术式中的广泛适用性,也是瑞龙诺赋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医工结合的成果。瑞龙诺赋一直致力于源头创新,夯实底层技术,国内首创的海山一®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差异化地采用了的分体式模块化、可配置、灵巧型设计,降低医生学习曲线,助力手术机器人在多科室、多术式中的广泛应用。我们将继续深化医工合作,为临床医学赋能,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医生、医院的需求。